■重負載SCARA實力亮相,已被客戶鎖定送樣
■智能島工作站一條龍“闖關”,玩出別樣精彩
■軟件即服務!SC系列豐富軟件實現(xiàn)功能疊加
新時達助力中國高端智能制造!
10月13日,為期三天的第七屆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在東莞落下帷幕。新時達攜機器人、運動控制產品及其專業(yè)的細分行業(yè)解決方案,以“科技創(chuàng)新,只爭朝夕”的面貌,與智造圈同頻共振,碰撞出了耀眼火花。
有哪些精彩,值得回味?讓我們娓娓道來。
#01 與國際并跑 新時達機器人演繹“技術+應用”雙重奏
經(jīng)過十年生動實踐,新時達走過了從樣機研發(fā)到量產的鴻溝,堅持“對標進口,超越進口”戰(zhàn)略,機器人的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屢創(chuàng)行業(yè)記錄:自主掌握關鍵部件占機器人整機價值超過60%、工廠機器人密度超過1080臺/萬名工人、碼垛機器人1200包/小時……
技術打底,應用先行。新時達始終將研究和解決現(xiàn)場工藝痛點、癢點作為重中之重,能為客戶在焊接、折彎、上下料、碼垛等細分場景應用上,提供豐富的軟件包,讓機器人操作更簡便、易用。
新時達描繪出了一個國產追趕超越的機器人樣本,其機器人出貨量在國產機器人品牌中,率先突破2萬臺。
本次展會,新時達的機器人展品正可謂演繹出技術+應用的雙重奏。
■ 加持國際先進的雙機協(xié)同技術的智能弧焊系統(tǒng),兩臺SA6/1400機器人通過高速總線通訊,位置實時交互,加上單軸變位機,實現(xiàn)13軸協(xié)同控制,為油箱焊接時的防焊接變形提供技術保障。搭載的高精度線激光傳感器,完美解決了鍍鋅板、不銹鋼、鋁合金等反光材料的焊縫實時跟蹤。
■ 8月底,YR系列重負載SCARA新品官宣,本次展會則是首次正式以真身示人,超大的派頭和工作領地,引來現(xiàn)場觀眾的熱情圍觀。展會期間,我們還得了一條確切的消息——該臺YR系列的展品已被某大客戶預定,要求送樣測試。
YR系列最大運動半徑可達1200mm,最大負載50kg,10kg負載標準循環(huán)時間0.7s,20kg負載標準循環(huán)時間1s,重復定位精度±0.03mm。
新時達眾為興桌面機器人業(yè)務單元負責人黃國輝表示,YR系列通過靜力學和動力學的仿真優(yōu)化,以及基于多關節(jié)力矩約束、零部件壽命約束、負載慣量比約束等多約束的最優(yōu)零部件選型和結構參數(shù)設計,實現(xiàn)結構減重、剛度提升、傳動優(yōu)化,在保證強度和剛性不減弱的同時,盡可能實現(xiàn)機器人結構輕巧。YR系列為鋰電行業(yè)而生,同時延伸至汽車零配件,食品飲料等重負載,高節(jié)拍,高精度的行業(yè)應用場景。
同時展出的還有:SCARA柔性上下料解決方案,機器人搭配柔性供料和視覺系統(tǒng),一站式解決小品種多批量柔性供料難題;SCARA雙機視覺動態(tài)跟隨點膠等方案,實現(xiàn)SCARA+附加軸5軸聯(lián)動同步插補高精度流水線動態(tài)跟隨點膠,極具性價比。
#02 智能島工作站成為“人氣王”
說起新時達的智能制造業(yè)務板塊,泛電子行業(yè)集成是其重要成員,它能滿足客戶高度定制化,也能將機器人集成模塊化、功能化,以標準工作站等形式提供給客戶。新時達的泛電子集成業(yè)務具有自主研發(fā)技術、工程設計及制造能力、交付及售后能力等優(yōu)勢。
本次展會,智能島工作站以多臺機器人為主體,展示了多品種小批量,混線生產的完美自動化解決方案,很好地詮釋了新時達在泛電子上的集成能力,參觀者絡繹不絕,成為本次展品“人氣王”。
■ 智能島采用SCARA+新時達六軸機器人,展示了為柔性制造,小批量多品種,多工藝混線的生產服務,可覆蓋測試、點膠、取放、鎖附等多應用場景。
#03 論壇演講、媒體聚焦 新時達聲音響徹全場
10月12日,新時達還分別出席了兩場同期論壇,宣講了新時達機器人及運控產品理念,受到現(xiàn)場聽眾廣泛關注。
周廣興:從掌握核心技術,到細分市場領先
新時達副總經(jīng)理、機器人事業(yè)部總經(jīng)理周廣興認為,基于對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(tǒng)核心技術的掌握,新時達機器人性能優(yōu)勢全面領跑行業(yè)。
新時達機器人的技術優(yōu)勢,還體現(xiàn)在軟件開發(fā)上。周廣興介紹說:“我們的目標很明確,就是為用戶提供功能強大、易用的應用軟件包,這要求我們做到精于工藝,即深入理解工藝,賦能機器人應用;便于操作:針對產業(yè)工人的實際水平,操作簡便,讓機器人更易用 。”
周廣興還分享了由新時達承建的海爾首條國產機器人智能產線、中國電建塔腳焊接工作站、康力電梯電梯轎架門板焊接折彎智能產線 、鋼結構大型部件焊接智能產線等案例情況。
曹海笑:SC智能化控制平臺 助力中國智能制造
SC系列自去年推出,備受業(yè)界關注,目前已形成SC20、SC30兩款產品。新時達將其定義為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(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,PAC)。為此,新時達運控產品BU負責人曹海笑指出,PAC更像是一臺PC,將高階運動控制、類似于IPC的系統(tǒng)級操作、基于操作系統(tǒng)的平臺化操作等封裝在一起。
相較PLC,PAC平臺化的產品可在同一個平臺提供機器人控制、CNC數(shù)控、PLC邏輯控制、loT邊緣計算等功能,且無需特殊硬件,無需固件升級,只需要切換不同的軟件配置,即能實現(xiàn)諸如多種坐標體系的機器人和CNC控制。
△展出的SC30多軸同步控制系統(tǒng)
曹海笑表示,在新時達公司內部提出了“軟件即服務”的口號,希望將硬件功能抽象為軟件,通過軟件的豐富來實現(xiàn)未來功能的疊加。SC系列性能強大,除了來自內嵌高速FPGA和具有創(chuàng)新性的專利同步算法外,還歸功于專利的多機協(xié)同技術。
他進一步解釋道,不同于一般廠商的做法,一臺SC系列產品可以對多臺機器人或者CNC機床與機器人進行同時控制,實現(xiàn)多機器的混合編程,這只需要軟件的切換,且一個界面就能完成。
曹海笑認為,SC系列的技術成果能為中國智能制造彎道超車的技術實現(xiàn)貢獻力量,在機器人、紡織、鋰電、機床,甚至航空制造等各行各業(yè)具有潛力市場。
展會期間,新時達還接受了多家媒體的到訪,其中機器人在線對新時達展位進行了在線直播報道,通過他們的鏡頭和文字,一起為中國高端智能制造打CALL。
智造美好,道阻且長
Step by Step, Dreams Come True
12月1日,我們中國工博會(上海)見!